精華 螞蟻能為受傷同伴進行截肢手術
工蟻能夠為受傷的巢友進行截肢手術,以防止感染并提高生存率。
在一部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受傷的工人接受同事的緊急截肢手術,這讓她得以存活。然而,這并不是人類的故事,而是在螞蟻身上發現的行為。
雖然螞蟻的傷口護理行為并非首次被觀察到,但科學家表示,這次發現是非人類動物首次實施救命截肢手術,用以處理腿部傷口并防止感染的擴散。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昆蟲似乎會根據傷口的位置量身定制治療方案。“螞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診斷傷口,并相應地進行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受傷螞蟻的生存率,”來自洛桑大學的Erik Frank博士說道,他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
Frank和同事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中報告了他們的研究過程:他們在佛羅里達工蟻(Camponotus floridanus)的右后肢上制造傷口,然后觀察其巢友一周的反應。
結果顯示,17只受傷螞蟻中,有13只在股骨或大腿部位受傷的螞蟻被巢友截肢,其肢體在髖關節處被切斷。
“巢友會先舔舐傷口,然后用口器沿著受傷的肢體向上移動,直到達到髖關節。巢友會繼續反復咬傷腿直到將其切斷,”研究團隊寫道。
相比之下,對于9只脛骨或下腿部位受傷的螞蟻,沒有觀察到任何截肢行為。這些螞蟻僅接受了巢友的舔舐傷口護理。
在使用感染傷口的螞蟻重復實驗時,研究團隊記錄到了類似的結果。
另一組實驗表明,單獨隔離的感染傷口螞蟻比無菌傷口的螞蟻更容易死亡。然而,假如受傷螞蟻被送回巢穴,它們的生存率顯著提高,這表明巢友提供的治療是有益的;或者假如研究人員截肢感染肢體,盡管只有大腿傷口的截肢才帶來好處。
Frank表示,起初認為下腿傷口的截肢同樣有益是反直覺的。然而,進一步研究表明,大腿傷口與向螞蟻體內輸送類似血液的物質的結構損傷有關,而下腿傷口則沒有。因此,下腿部位的感染比大腿感染擴散得更快,截肢對前者的生存率提高效果不大。
Frank說,螞蟻最有可能在與鄰近蟻群的領土爭斗中受傷,但治療受傷螞蟻會帶來好處。
“我們在這些工蟻中發現,大約10-11%的外出覓食或尋找食物的螞蟻因前一天的受傷而攜帶傷,但它們仍然是蟻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說。
蘇塞克斯大學的Francis Ratnieks教授并未參與此研究,但他對結果并不感到驚訝。“這是社會性昆蟲工蟻生活中適應性的又一個例子,工蟻互相幫助,共同為蟻群服務,”他說。
“比如工蜂用搖擺舞指引巢友找到食物,或工蜂為保衛蟻群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又或是這里的工蟻為受傷或感染的工蟻截肢。”
本文譯自 The Guardian,由 BALI 編輯發布。
內容來自:愛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