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計預扣預繳個稅計算器2025
納稅期數
本月工資
累計
社會保險費
累計
專項附加扣除
累計
個人所得稅計算結果
應納稅所得額
0元適用稅率
0元速算扣除數
0元已繳稅款
累計應繳稅款
應補(退)稅款
本月稅后收入
累計預扣預繳個稅計算公式2025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25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后的余額,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該方法適用于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使用累計預扣預繳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如上。
個稅起征點2025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2018年6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5000元。2018年8月底,調查顯示,大部分網民希望提高個稅起征點。2018年8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過渡施行,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5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 | 累積預扣預交應納稅所得額 |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
1 | 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過960000的部分 | 45% | 181920 |
案例說明
公司員工張三:2025年1月工資15000元;2025年2月工資45000元;2025年3月工資15000元。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五險一金每月繳納3000元。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每月200元。
2025年1月
應納稅所得額=15000-5000(累計減除費用)-3000(累計專項扣除)-4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2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
應納稅額=2800*3%=84元
2025年2月
應納稅所得額=60000(累計收入)-10000(累計減除費用)-6000(累計專項扣除)-8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4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
應納稅額=35600*3%=1068-84(已預繳預扣稅額)=984元
2025年3月
應納稅所得額=75000(累計收入)-15000(累計基本減除費用)-9000(累計專項扣除)-12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6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8400元''
應納稅額=38400*10%-2520-1068(已預繳預扣稅額)=252元
個稅熱點咨訊
熱點個稅標簽
文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