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紅平一行赴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交流座談
13
2025-01機關黨委召開2024年度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會議
10
2025-01學校召開黨委常委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會前征求意見座談會
10
2025-0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工作部一行來我校交流
10
2025-01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曾衛明一行到學??疾煺{研
10
2025-01學校召開2024年度共青團工作總結暨學院團委述職評議考核大會
09
2025-01我校召開2025年度警校共建平安校園工作會議
07
2025-012025年蜀地風云·智慧氣象川臺學生生態研學營開營儀式在我校舉行
06
2025-01陸國棟教授來校作“教學成果培育凝練與案例解析”專題報告
23
2024-12【中國教育報】暖心護航 平安研考
23
2024-12【教育導報】暖心護航 平安研考——我省教育系統細致務實推進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
19
2024-12【教育導報網】做好暖心服務,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助特殊考生“無憂研考”
17
2024-12【中國網教育】助力大國工程人才培養 2024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在成都召開
17
2024-12【川教觀察】2024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暨“創新學習工場”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16
2024-12【中國新聞網】2024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在蓉召開
14
2024-12【掌上考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沈火明: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要抓住“兩個關鍵”
13
2024-12【環球時報】China establishes first weather modification institute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mid climate change
11
2024-12【四川觀察】全國首個“人工影響天氣學院”在成都成立
10
2024-12【中國氣象報社】全國首個人工影響天氣學院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立
25
2024-11【中國網】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開展點對點調研指導
22
2024-11【川教觀察】凝聚教育強省建設強大合力 推動教育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20
2024-11【中國氣象報】學校雷達探測技術實驗室獲評“2024中國氣象局雷達氣象中心優秀實驗室”
19
2024-11【中國氣象局】蓉城競技 匠心逐夢!直擊全國氣象觀測職業技能競賽現場
19
2024-11【川經瞭望】如何摸準“天老爺脾氣”? 全國111名天氣預報“高手”蓉城競技
18
2024-11【封面新聞】天氣預報如何更精準? 成都上演氣象技能大比拼
27
2024-12【奮進2024】專欄說明
27
2024-12【奮進2024】黨政辦公室:統籌協調謀大局 服務保障提效率 全面助力學校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7
2024-12【奮進2024】黨委組織部:黨建業務雙核提升、凝心聚力攜手并進
27
2024-12【奮進2024】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守正創新擔使命 凝心聚力促發展
27
2024-12【奮進2024】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學生發展中心):守正創新,篤行致遠——高質量學生工作全面賦能學生成長成才
27
2024-12【奮進2024】人事處(黨委教師工作部):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隊伍管理 努力培養造就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
27
2024-12【奮進2024】國內合作處(校友辦公室):深化合作促發展,凝聚校友圖共進,履職盡責助振興
27
2024-12【奮進2024】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深化全球合作,構建開放式辦學高質量發展新布局
27
2024-12【奮進2024】教務處:實干擔當促發展 服務育人譜新篇
27
2024-12【奮進2024】研究生院(學科建設辦公室):砥礪奮進 開創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27
2024-12【奮進2024】科技處(大學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以管理提質增效,增強科研創新能力
27
2024-12【奮進2024】招生就業處:強化責任 凝心聚力 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27
2024-12【奮進2024】后勤基建處(后勤服務公司):走深育人“心”路 提升育人“新”效
27
2024-12【奮進2024】大氣科學學院:博士學位點建設牽引 推進高層次人才培養
27
2024-12【奮進2024】資源環境學院:思想陣地萬山紅遍 人才培養百舸爭流——黨建引領學院發展
27
2024-12【奮進2024】電子工程學院(大氣探測學院):“黨建+”模式推動學院工作發展
18
2025-01【本網訊】近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隆重舉行,會上宣讀了《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共授予337項(人)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科學技術進步獎受理項目657項,初評擬獎項目247項,終評獲獎項目227項。我校作為第二完成單位、大氣科學學院李國平教授作為第二完成人的“西部山地突發性暴雨形成機理和預報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該成果針對山地突發性暴雨影響的嚴重性和預報預...
17
2025-01【本網訊】氣候變化背景下,寒旱區復雜下墊面陸面過程演化事關國家生態與水資源安全、重大建設工程實施和“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社會意義。為進一步加強該領域研究,大氣科學學院會同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弘象科技等研究院所、高校與企業,聯合召開“寒旱區復雜下墊面陸氣相互作用學術研討會”,歡迎廣大師生蒞臨交流。主辦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高...
15
2025-01【本網訊】1月14日上午,信息科學學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交流會在航空港校區召開,本次交流會由科技處、軟件工程學院共同舉辦。交流會邀請了國家優青、重慶郵電大學夏書銀教授;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產業創新人才、昆明理工大學丁家滿教授進行經驗分享與指導。交流會由科技處副處長趙鵬國、軟件工程學院副院長喬少杰共同主持,相關研究方向20余名老師參加會議。會議現場各項目申報人對申報書內容進行匯報,兩位專家...
14
2025-01【本網訊】1月13日下午,國家科學基金項目(社會科學類)申報專家現場指導活動在我校龍泉校區召開。本次活動由科技處組織,統計學院、管理學院、物流學院和文化藝術學院參與現場交流?;顒友埩怂拇ù髮W王卓教授、程勵教授,西南財經大學馬丹教授現場指導。來自4個學院的9名教師匯報基金申報工作,科技處處長李樂中、副處長趙鵬國,60余名教師參會??萍继幐碧庨L李秋敏主持會議。會議現場三位專家針對每位老師的選題、科學價值...
吳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先進計算、圖像處理、數值天氣計算等教學與科研工作,是四川省第十五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先后承擔2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和教學研究論文10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
陳權亮,教授,第十五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氣候動力學、氣象災害預測預警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主持國家級重點項目2項,其他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先后擔任中國氣象學會醫學氣象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動力氣象學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各類項目的會評專家
劉敦虎,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財政廳的績效評價專家、成都市新型科技智庫首席專家(負責人)、成都市財政局決策咨詢專家,現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高水平理論成果豐富,在《Information Sciences》《Energy》《IEEE Acces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Knowledge & Information Systems》等國際知名的SSCI/SCI一區和二區刊物上發表論文13篇, 在《...
張葛祥,教授,教授委員會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任自主智能技術與系統研究院院長、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國際膜計算學會(International Membrane Computing Society, IMCS)主席,IET Fellow,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連續三次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和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聯合Elsevier BV數據庫發布的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名單(World...
宋楊,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1級學生。共獲得12項區域賽獎項、12項國家級獎項和5項校級獎項,包括12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和8項三等獎。在學年綜合評測中,她以大一學年專業第九,大二學年專業第二的成績兩次榮獲校級獎學金,一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并連續兩次被評為“三好學生”?;顚W善思,逐光前行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她明白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需要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她借助閱讀、實踐和參與社會活...
楊宇杰,我校軟件工程學院大數據技術與工程專業2022級碩士研究生。大學期間,曾任成都共青團市委寬窄巷子街道公益宣傳負責人、宜賓市婦女聯合會春霞關愛兒童協會成員,現任學校軟件工程學院研究生會辦公室部長。懷揣夢想,卻終留遺憾楊宇杰同學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在小鎮的店鋪打工。每到周末,楊宇杰同學就會去鎮上找父母玩,雖然生活拮據,但是有父母的陪伴讓他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一場突...
張成城是我校應用數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21級學生,擔任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11班心理委員。成績名列前茅,連續兩學年績點綜測均位于專業第一,曾獲2021-2022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2022-2023年度國家獎學金、校級特等獎學金、校級特等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和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入校以來,她秉持勤奮學習的理念,對自己嚴格要求并追求全面發展。在思想政治方面,她積極進取,曾在大一學...
風信子是學校自動化學院的機器人實驗室的一個團隊,主要參加RoboMaster 機甲大師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風信子團隊自創立以來,團隊成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藍橋杯、各類數學建模、互聯網+、挑戰杯、國際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收獲頗多,榮獲全國一等獎數十項、二等獎與三等獎若干、省獎四十余項,發表一篇SCI論文。風信子團隊主要參加的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有別于其他技術類競賽,它是對參賽隊伍全方面的綜合素質的檢驗。...
黃鯤鵬,男,我校電子工程學院05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信號處理方向),現任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東風渠管理處團委書記、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黃鯤鵬參加工作以來,勠力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帶領志愿者開展“天珠之窗”藏區遠程教育志愿服務項目,為高原藏區小學生打通面向世界的學習之“窗”,還矢志不渝開展救治患病群眾志愿服務,為四川高原藏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曾榮獲...
在川西高原的深處,有一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校友,正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成于大氣 信達天下”的校訓精神。他就是2006級網絡工程專業畢業的潘豐,一位從省直部門掛任到涼山州布拖縣人社局副局長的優秀干部,用一年的時間,在高原上書寫了自己的歷練與成長故事。初入基層:潘豐的掛職挑戰2023年9月,潘豐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前往涼山州布拖縣的掛職之旅。從省直部門到基層一線,面臨角色轉換和環境變化的雙重挑戰,他既有忐忑...
張雷,我校2010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校友,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極地低空逆溫層變化過程與機理研究。多次赴高原和極地開展現場觀測實驗,先后參加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科考,2023年中國黃河站科考等多次野外科學考察實驗。近年來基于臺站監測、走航觀測和衛星遙感等手段對北極低空逆溫層的關鍵過程和機理開展了研究,在Atmospheric Environment,Remote Sensi...
王天奎,我校89級天氣動力學專業校友,現任東北空管局氣象中心預報室高級工程師。2020年10月,東北空管局氣象中心預報室高級工程師王天奎積極響應民航局空管局的援疆號召,告別家人和同事,帶著囑托和使命,不遠萬里來到西部邊陲白水之城阿克蘇,踏上了在阿克蘇空管站為期3年的援疆之路。王天奎初到阿克蘇空管站時,站預報室人員非常緊缺,為緩解預報室值班人員緊張的情況,他加快自己適應新環境的腳步,快速學習掌握阿克蘇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