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聞聚焦

    • 24
      2025-01
      1月19日至24日,山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十三屆政協三次會議在濟南召開。我校徐劍波、史文憲、諸葛玉平、徐坤、朱樹華、楊越超等省政協委員和省人大代表彭福田出席會議,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我省重大決策部署和省政府工作報告等,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了山農智慧。
    • 20
      2025-01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主要內容如下。

    學術成果

    • 近年來,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芝麻素作為一種天然存在于芝麻中的木脂素,展現出了較好的抗炎、免疫調節和菌群調節功能,但其具體免疫調節機制尚不明晰。探究芝麻素的免疫調節途徑,對開發天然抗過敏療法及相關功能食品具有重要意義。近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團隊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分別發表了題為 “Sesamin alleviates allergen-induced diarrhoea by restoring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10158)和“Sesamin is an effective splee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gainst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in computatio
      2025-01-21

    媒體山農 /山東農大報 /影音山農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B站
    • 8月23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濟南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省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的意見》,著力將“排頭兵”打造成新征程上山東改革最顯著的標識、最有力的指引,全省廣大干部黨員群眾表示,要堅定扛牢“走在前 挑大梁”的使命擔當,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8月25日,《山東新聞聯播》以“當好改革排頭兵 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為題,對我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報道,報道如下:黨委書記徐劍波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出部署,我們將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勇當全面深化改革尖兵,為全力沖擊國家一流學科蓄勢賦能。一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頂天立地新農人的全鏈條培育體系,堅持“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二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的全周期產出機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加強有組織科研,為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注入“源頭活水”。
    • 7月11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以《解碼番茄“芯” 為國育好“種”》為題紀實報道山東農業大學李傳友教授團隊攻堅植物再生新機制。
    • 本報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蔣建科)山東農業大學李傳友教授團隊在植物再生領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該團隊研究發現,細胞受傷而產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發組織修復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傷信號分子。這項發現將為植物基因研究領域帶來顯著應用價值。相關成果北京時間5月22日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
    • 5月26日,山東新聞聯播以《破解世紀難題 山東農業大學首次發現植物再生因子》為主題,報道學校李傳友教授團隊在植物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
    •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舉行4個高類黃酮紅肉蘋果新品種的苗木繁育經營權及蘋果酒加工技術許可簽約儀式,河北省平泉市尚澤果業有限公司以1600萬元獲得經營權。上述4個新品種為“幸紅”“福紅”“美紅”“滿紅”,它們取首字,寓意“幸福美滿”。
    •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團隊成功選育的“幸福美滿”四個紅肉蘋果品種及配套技術,以1600萬元價格完成經營權轉讓,即將大規模推廣。
    本版新聞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本版新聞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11月17日,山東省教育廳網站公示高校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項目評選結果,我校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兩個項目均入選一類項目。我校入選的項目中,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主要協同黃河流域相關創新力量,組建全產業鏈創新團隊,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務,開展選育耐鹽堿植物突破性新品種等;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主要依托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協同區域相關創新力量,優化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黃河流域作物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據了解,全省共有68所高校申報了155個項目。經專家評審,共評選出62個緊密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特色項目,其中一類項目20個、二類項目20個、三類項目22個。其中,一類項目共有19所高校入選,山東農業大學是唯一一個獲評2個一類項目的山東高校。
    本版新聞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11月17日,山東省教育廳網站公示高校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項目評選結果,我校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兩個項目均入選一類項目。我校入選的項目中,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主要協同黃河流域相關創新力量,組建全產業鏈創新團隊,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務,開展選育耐鹽堿植物突破性新品種等;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主要依托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協同區域相關創新力量,優化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黃河流域作物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據了解,全省共有68所高校申報了155個項目。經專家評審,共評選出62個緊密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特色項目,其中一類項目20個、二類項目20個、三類項目22個。其中,一類項目共有19所高校入選,山東農業大學是唯一一個獲評2個一類項目的山東高校。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本版新聞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11月17日,山東省教育廳網站公示高校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項目評選結果,我校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兩個項目均入選一類項目。我校入選的項目中,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主要協同黃河流域相關創新力量,組建全產業鏈創新團隊,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務,開展選育耐鹽堿植物突破性新品種等;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主要依托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協同區域相關創新力量,優化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黃河流域作物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據了解,全省共有68所高校申報了155個項目。經專家評審,共評選出62個緊密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特色項目,其中一類項目20個、二類項目20個、三類項目22個。其中,一類項目共有19所高校入選,山東農業大學是唯一一個獲評2個一類項目的山東高校。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6日,學校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研討落實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措施工作方案。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辛杰、李向東、林海、王勇出席會議并結合分管工作,分析研讀文件精神并提出意見建議。冷暢儉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文件對推動省屬高校創建一流、率先實現突破的重要性。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16條措施覆蓋全面、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指導明確、操作性強,是創建一流的建設指南,更是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要結合學校“十四五”規劃、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對現有目標任務、指標逐一對標對表分析,制定行動計劃,以更加務實、開放的態度抓好落實。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工作制度體系。要深刻理解推動高質量發展措施的開放性,強化合作共建、協同融通,以更加解放的思想破除建設一流的不足。教務處、科技處、社會合作與成果轉化處、研究生處、發展規劃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人事處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按照職能分工匯報了有關工作及下一步打算。據了解,《關于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是我省深入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本版新聞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本版新聞
    • 11月17日,山東省教育廳網站公示高校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項目評選結果,我校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兩個項目均入選一類項目。我校入選的項目中,黃河三角洲耐鹽堿植物種質創新與應用主要協同黃河流域相關創新力量,組建全產業鏈創新團隊,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務,開展選育耐鹽堿植物突破性新品種等;建設服務黃河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主要依托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協同區域相關創新力量,優化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黃河流域作物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據了解,全省共有68所高校申報了155個項目。經專家評審,共評選出62個緊密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特色項目,其中一類項目20個、二類項目20個、三類項目22個。其中,一類項目共有19所高校入選,山東農業大學是唯一一個獲評2個一類項目的山東高校。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6日,學校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研討落實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措施工作方案。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辛杰、李向東、林海、王勇出席會議并結合分管工作,分析研讀文件精神并提出意見建議。冷暢儉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文件對推動省屬高校創建一流、率先實現突破的重要性。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16條措施覆蓋全面、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指導明確、操作性強,是創建一流的建設指南,更是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要結合學校“十四五”規劃、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對現有目標任務、指標逐一對標對表分析,制定行動計劃,以更加務實、開放的態度抓好落實。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工作制度體系。要深刻理解推動高質量發展措施的開放性,強化合作共建、協同融通,以更加解放的思想破除建設一流的不足。教務處、科技處、社會合作與成果轉化處、研究生處、發展規劃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人事處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按照職能分工匯報了有關工作及下一步打算。據了解,《關于深入推動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是我省深入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本版新聞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 近日,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部署,學校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督查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工作會議并講話,強調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定期調度,樹立最高標準、把握最嚴要求、抓牢最實舉措,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面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開創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指出,要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加大整改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正在推進的整改任務實行集中攻堅,對需要長期抓好的整改任務,要統籌研究、分階段推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規范程序,從源頭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會議通報了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校重點領域廉政問題的督查反饋意見,校領導張然、辛杰、李向東、林海、高立明、劉戈、單國杰、王勇出席會議并認領整改任務。有關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11月12日,在浙江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我校農學院王宏偉教授入選。王宏偉自2012年回國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小麥及其近緣種中發掘優異基因資源,解析其遺傳機制和分子作用機制,并進行種質創新工作。近年來,作為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成功分離多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抗病基因,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以第一兼通訊作者發表1篇Science(封面)和1篇PNAS,參編英文書籍一部,參與培育小麥新品種2個,多次在國際小麥赤霉病大會、國際植物生物互作會議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個人被評為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21年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作為核心成員與團隊一起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據悉,“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2022年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情況的通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蘇百義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教學研究”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鑒定結果為“優秀”。該項目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結合農林高校專業課程,從“大思政”視角,探索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念、制度、方式、方法。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形成教案和教學課件2套,研究咨詢報告1篇。該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農林高校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上實現突破,對于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了解,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2006〕2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教社科〔2007〕145號),教育部社科司對2022年申請辦理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結項的105個項目進行了鑒定評審。經專家評審,社科司審核,評出優秀成果11項,合格成果66項,不合格成果26項,終止3項
    本版新聞
    • 近日,山東省“齊魯巾幗十大科技創新之星”“齊魯巾幗科技創新之星”名單揭曉,我校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段巧紅教授入選“齊魯巾幗十大科技創新之星”。段巧紅一直把大白菜受精機理及育種應用研究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針對大白菜育種的“卡脖子”難題,如大白菜通常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但親本繁種困難導致成本高及親本選配受限,遠緣雜交障礙是通過遠緣雜交拓展基因庫,段巧紅帶領團隊潛心科研,解析了大白菜自交不親和與遠緣雜交障礙的調控機理,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Current Bi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并據此發明共性關鍵育種技術。她和團隊成員發明的打破自交不親和的育種技術,解決了親本繁種效率低下的難題;發明的打破遠緣雜交障礙的育種技術,成功獲得芝麻菜與大白菜的屬間雜交種,為通過遠緣雜交進行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培育提供了堅實基礎。這些成果為確保黃淮海地區農業可持續、高效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和技術支持。該評選由山東省婦聯、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科協牽頭組織,旨在鼓舞和激勵全省廣大婦女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爭做創新驅動
    • 11月16日上午,學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暨宣講啟動儀式。山東農業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黨委書記徐劍波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為題,為學校師生代表作宣講報告。黨委副書記張然主持報告會。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徐劍波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三農”工作的百年演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爭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時代新人四個方面作了宣講報告。徐劍波指出,黨的二十大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示了全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我校推薦的《圍繞重大成果,深度挖掘弘揚先進典型》《用好重要節點,提升宣傳質效》成功入選。此次評選,全省各市各高校自主申報參評案例246個,經專家網評、會議評審等環節,評選出106個案例為全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優秀案例。學校案例《圍繞重大成果,深度挖掘弘揚先進典型》,緊扣糧食安全這一主題,聚焦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及時跟進挖掘、宣傳弘揚團隊科研成果和典型事跡。團隊事跡先后被央視《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欄目、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進行重點報道,有力提升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案例《用好重要節點,提升宣傳質效》介紹學校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立足校慶日這一重要節點,充分利用校內媒體矩陣,聯合新華社半月談、大眾日報、新浪網等校外媒體,在校慶日期間圍繞非凡十年發展成就推出了系列報道和視頻,有力提升了師生校友愛國愛校熱情和學校影響力。下一步,學校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精神為契機,認真落實省委關于深化宣傳引導創新的相關部署要求,堅持“宣傳也是生產力,正能量要有大流量”的理念,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
    • 11月17日,學校組織年輕干部集中觀看《失守的青春——年輕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警示錄》專題片。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劉戈出席活動并講話,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樹立正確政績觀、敢于擔當作為、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害的道理、堅守反腐倡廉底線等五個方面,對全體年輕干部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警示教育片以案明紀、以案說法,講述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查辦的年輕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例,從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5個方面,深入剖析違紀違法年輕干部墮落軌跡、蛻化根源。警示教育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特別是年輕干部,從中汲取深刻教訓,引以為戒、警鐘長鳴。警示片讓年輕干部思想深受觸動。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案為鑒、引以為戒,在今后工作生活中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嚴守紀律規矩,守住拒腐防變底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踔厲奮發新征程,勇毅前行當先鋒,在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建設一流農業大學進程中展示應有擔當,貢獻青春力量。與會人員還集中觀看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輔導報告。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鐵成,部分青年處級干部、全體科級干部、全體輔導員參加觀看。

    數據山農

    • 1906
      創辦
    • 5340.13
      占地
    • 301萬冊
      圖書館藏書
    • 22
      學院
    • 40萬余
      名畢業生

    數據山農

    • 3
      兩院院士
    • 2571
      教職工
    • 1060
      教授、副教授
    • 50余人
      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
    • 35579
      在校生
    • 29209
      本科生
    • 6370
      博士、碩士研究生
    • 140余人
      入選省部級人才工程

    數據山農

    • 1
      全國重點實驗室
    • 7
      國家級平臺
    • 86
      省部級平臺
    • 42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
    • 400+
      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 国产91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一色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